桂林市委宣传部 桂林市文明办 主办

临桂江门村:算好村集体经济收入清廉账 建好美丽乡村
发表时间:2023-07-12    来源:桂林文明网

江门村委周村九曲桥。
  整洁的道路、美丽的乡村公园、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走进临桂区五通镇江门村,眼前所见的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多年来,江门村依托村集体经济收入,算好科学账、清廉账,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变为现实。
  算好村集体经济收入清廉账
  江门村地处临桂区西北面,距离临桂城区9.2公里。该村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了不少村集体经济项目。
  据江门村委副支书陆良德介绍,过去的20多年来,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稳定在70万-100万元之间。除了每年用于渠道疏浚、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开支25万元左右外,其余的钱款,在每一次支配时均需通过村民表决大会表决后才能使用。
  在江门村委办公楼的一个文件柜中,整齐地摆放着众多的账目本。村支书于金友告诉记者,这些账目本详细地记录了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所有开支,小到村委办公楼文具用品的开支,大到村委办公楼建设、乡村公园建设等大笔开支。其中,每个自然村的收支也均详细记录在册。
  如何管好、用好村集体经济收入,江门村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正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江门村委全体干部集思广益,勇于创新,深入开展了“五村两规范”活动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村委会民主法治建设逐步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日趋完善。通过依法选举,该村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在日常管理中,村民通过“三公开一监督”,健全村务、财务、政务的管理监督制度,做到了重大事务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村民放心地把钱交给村委管理,也通过民主渠道,把钱用在刀刃上。
  两位村委干部还告诉记者,对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使用,该村坚持“精细化记录、精细化管理”原则的同时,还会坚持灵活取用的原则。村委下辖的自然村,如果要进行大项目的建设,在支取归属于每个自然村的固定基金的同时,还可以向村委借用一定数额的钱款。借用的钱款,将在后续的年份中有计划地从自然村每年分到的固定基金中扣除。如果部分自然村在数年内没有大项目建设的开支,可以把固定基金存起来,等待以后有需要时取用。在这些环节中,为了真正实现公款公用,所有自然村的固定基金均由村委专人监管。
  村集体经济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得益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科学、合理使用,江门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改善村庄硬件设施方面,村集体经济收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据陆良德介绍,本着“要致富、先修路”的现实需求,早在2000年前后,全村就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硬化村道、美化环境。从1999年至2021年,江门村通过多方筹资,再加上村集体经济收入,把全村15条巷道用水泥硬化。同时,村里修建了日常生活垃圾处理池,组织巷道义务清洁员,并大力推行改水、改厨、改厕工程,让村民的生活过得更安康、更和谐。
  在风貌提升方面,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发挥出了“干大事”的大作用。在江门村委周村,村民耗资100多万元进行了风貌改造项目,其中建设了一个备受村民称赞、也备受周边村民羡慕的乡村公园。蜿蜒的九曲桥、古朴的凉亭、葱茏的绿化带,占地面积10亩多的乡村公园与周边美丽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又让田园风光增加了几许韵味。乡村公园的建设,使得周村的美丽扬名四邻八村,也极大地提高了江门村委的声誉。而在江门村委龙田村,占地面积近6亩、总投资40多万元的乡村文化室和运动场,成了周边居民进行文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好去处。
  村民们还告诉记者,村委会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做了很多令人称道的事。其中,修建村小学、修建敬老院等,均是满足村民实际需求的大实事、大好事。
  在守好固有产业项目,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江门村委带领村民们还不断挖掘新的产业项目,拓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江门村积极抓住市场导向,做大做强秋西瓜种植规模,成立夏橙种植协会等,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有效地拓展了村民增收渠道,也让村集体经济有了年收入百万元的突破。
  “现在,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账户上还有300多万元。”江门村委支书于金友说,村委会继续守好、用好全村人的“钱袋子”,“这些钱将一如既往地科学使用,用于村民的部分基础开支,以及村庄的建设、乡风文明的建设等,让村民们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享受美丽、富裕的美好生活。”
(来源:桂林日报 记者 秦丽云 李忠波 通讯员 于荣飞/文 记者 秦丽云 李忠波/摄)
责任编辑:黄 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