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委宣传部 桂林市文明办 主办

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做守护桂林山水“二郎神”
发表时间:2023-04-12    来源:桂林日报
生态警察向植物专家学习辨认广西特有的植物。 记者陈静 摄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代诗人韩愈曾这样描写桂林的山水美景。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被誉为世界最美河流之一。漓江流域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常年保持Ⅱ类水质,2022年漓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桂林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的地方。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时曾强调:“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这一重要指示,赋予了桂林“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的历史使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漓江的水变得更绿,山变得更青,这一切,离不开桂林从上到下各方面的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和漓江分局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击生态违法犯罪的主力军,生态警察们与大山为伴,以漓江为家,成为守护桂林生态环境的一支“铁军”,也绘就了桂林生态与民生至上的最美底色。
守护漓江,生态执法力量日渐壮大
保护桂林的绿水青山,是桂林人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绿色坚守”,如今,这份“坚守”正不断注入更强劲的力量。
去年4月2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一周年之际,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揭牌成立,市公安机关生态保护机构设置和四级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建设也初现雏形。这是广西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公安分局,标志着公安参与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迈进新征程。这也是桂林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生动实践。
随后,桂林市公安局改革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出台《桂林市公安机关生态环境保护四级监管和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和新的接处警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公安市、县、乡、村四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工作新机制,形成全市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源头预警和快速处置新局面;以“一村一辅警”机制为基础,赋予全市1684个行政村驻村辅警生态巡查员工作职责,实现生态辅警覆盖率100%。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职生态警察199人,专职辅警149人,全市1684名村辅警履行生态巡查员工作职责,全警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局面形成。
久久为功,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1159.4平方公里,以蜿蜒而过的83公里漓江精华段为核心。在这片广阔的水域,随着“二郎神”号快艇的乘风破浪,有一群人在日夜坚守,他们就是桂林市公安局漓江分局的水上警察。为深入推进漓江生态综合治理,漓江分局建设并装备了一支适应水陆空立体作战要求的“漓江卫士”水上铁军,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网格化漓江治理与保护新模式,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搞好漓江大保护,不能各自为政,必须在“协同”上做文章,要在大保护中展现公安作为与担当。
以客运码头为“点”、漓江流域为“线”、漓江风景名胜区为“面”,漓江分局紧紧围绕“一点一线一面”的辖区实际,探索党建引领漓江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创建了“两横两纵”网格化漓江保护新模式。
所谓“两横两纵”,即执法司法的“横线”与基层组织的“纵线”。漓江分局与漓管委、海事、渔政等水上执法部门建立“漓江执法联盟”,与七星区检察院、七星区人民法院建立“执法监督与司法协作联盟”,构成漓江保护网格“横线”;与漓江沿岸公安警务站建立“警务联动机制”,与沿江村镇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建联盟”,构成漓江保护网格“纵线”,依托“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多方发动、协同发力,切实将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动员等工作触角向“最后一公里”延伸,辐射漓江沿江16个乡镇、48个村委和137个自然村,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还景于民,算的是大账;保护生态,谋的是长远。如今,漓江生态保护和开放发展并行,自然生态、文化深度融合。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对于如何护航绿水青山,还有更多的“桂林生态实践”正在推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 
(记者 陈静)
 
责任编辑:陈 圣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