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委宣传部 桂林市文明办 主办

阳朔县:“文明实践+”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2-08-05    来源:桂林文明网

广西民族特色村寨——龙尾河背村 夏兆云/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阳朔县福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汇聚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吸纳见识广、受教育程度高、视野开阔、群众基础较好的党员干部、致富能人、科技专家、大学生、文艺工作者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为福利镇龙尾瑶族地区乡村振兴建设出谋划策,以文明实践+助推民族地区发展,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乡风引领等方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文明实践+人才振兴,谋好乡村治理“金点子”以同心同向、聚智聚力为导向,搭建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参与共建共治平台,组织县、镇两级“智囊团”志愿者到福利镇龙尾瑶族自然村村庄实地调研,通过乡村振兴项目,依托民族风情打造特色瑶寨,群策群力商讨村庄规划,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如组织规划设计专家、驻村工作队员、党员志愿者、村民志愿者等参与到龙尾村委河背自然村的房屋立面改造、污水处理、道路扩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作中,从房屋外立面设计、村庄环境规划、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与创新等方面,拿出乡村建设“金点子”,打造了极具民族风情的特色村寨,使村子旧貌换了新颜,该村获2021年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命名,以“特色村寨+旅游”模式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切实提升了瑶族同胞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明实践+产业振兴,鼓起产业富民“钱袋子”产业是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也是增强民族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一是注重特色产业引领,福利镇依托龙尾瑶的特殊地理和海拔生态优势,着力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到资源县猕猴桃基地考察学习,于2018年引进特色种植产业红心猕猴桃70余亩,把发展的短板变成“潜力板”,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升,组织科技科普人才志愿者助力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多次组织开展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种植,打造龙尾村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目前种植面积累计已达250余亩,已有60余亩挂果产收。三是借助新兴媒体力量,通过致富带头人、大学生、网络达人宣传带动作用,吸引游客入园采摘,并以新媒体网络销售等方式拓宽红心猕猴桃销售渠道,走出一条“特色农业+旅游”的农旅一体化产业富民之路,增加当地瑶民的收入,有效推动民族地区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发展。
  文明实践+文化振兴,秀出文化传承“好底子”龙尾村委是阳朔县唯一的瑶族聚居村,民风淳朴,具有深厚的瑶族文化底蕴。为传承和发扬瑶族文化,福利镇组织文艺人才、教师队伍、摄影爱好者组成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深挖龙尾瑶村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打造瑶族文化品牌。邀请文人专家指导建成龙尾瑶族文化陈列馆,馆内收藏了150多件颇具瑶族特色的藏品,成为推荐瑶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组织教师志愿者,结合“长鼓舞”舞蹈动作和健身要点,创编了瑶族长鼓舞学生健身操,把瑶族长鼓舞带进龙尾小学校园,播撒传承文化的“种子”;汇聚文艺摄影爱好者、优秀本土网络红人,依托当地民族风情文化,积极策划《男人出嫁》民俗文化纪录片、瑶族“盘王节”民族节庆活动以及龙尾河背村新媒体直播宣传活动,通过镜头展示向外秀出瑶族特色文艺传承魅力,推动“特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龙尾村的文化传承带来了长足发展。
  文明实践+教育振兴,找准减负增效“新路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教育,使文明实践活动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催化剂”。固本强基抓提升,组织党员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市、县专业技能培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精品课堂提质效,通过党组织推荐,引进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课栈”团队到龙尾小学开展“数学课栈”振兴乡村教育公益万里行活动,利用微课资源,用简单形象有趣的动画,将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瑶乡,让孩子在快乐学习中感受知识的力量。聚才引智激活力,每周邀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老师义务到校开展公益实践活动,让瑶族学生接触多元民族乐器,拓宽文化视野,接受文化熏陶,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本校特色课程研究,将瑶族历史、舞蹈、服饰、习俗等知识融入课堂,每学期举办“说瑶族故事比赛、歌颂瑶族生活书画赛、民族团结摄影活动、趣味民族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演、参观瑶族陈列馆”等瑶族文化实践活动,既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又增强教师教学自信力,真正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2021年龙尾小学荣获全区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第一批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来源:阳朔县福利镇人民政府 作者:莫凡萱) 

责任编辑:黄 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