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委宣传部 桂林市文明办 主办

水下有鱼 水上有稻 田上有瓜

 

资源瓜里:村村有特色产业 户户均有收益

发表时间:2022-08-16    来源:桂林文明网
 “我种了2亩多的水田,合作社免费发放种螺还包回收。把田螺放进去,不需要特别管理就能有收益,这真是太划算了。”近日,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脱贫户肖乔宝说。
  “每亩放种螺150公斤,一年可以采捞两次,平均亩产达800公斤,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这都是农户种田之外的纯收入。”在田坎边,肖慧松一边查看田螺繁殖情况,一边算着账。把田螺免费发放给农户,放在田里自然生长,这种“化整为零”的模式实现了低风险、高回报,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很高。
  目前瓜里乡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近200亩,投入田螺近1万公斤,直接带动脱贫户37户,一般农户65户。该基地计划用3-5年的时间,运用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成功经验,复制培育稻渔综合种养规模达到800-1000亩,以此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记者了解到,瓜里乡稻渔综合种养试验基地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的指导下,选育了7个稻种、2个螺种、2个鱼种进行综合种养试验,探索稻田综合种养高产、稳产的种养管理技术,并与柳州2家企业签订了保价回收协议。为了解除农户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方面的顾虑,瓜里乡还在瓜里村设立了产业党小组和技术中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立体种养,即“水下有鱼、水上有稻、田上有瓜”。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既是乡村振兴战略总方针,也是乡村变化的“鲜活场景”。
  “以前我们乡农业产业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特色产业少且未形成规模,难以在产业方面实现增收致富,本地群众多以外出务工、割松脂等方式谋生。”瓜里乡党委委员曾治云介绍说,该乡以推进特色党建品牌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和地域优势,从提高产业对农户增收实效入手,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产业。
  要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持续筑牢扶贫的成效,也要寻求突破。为了引导农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该乡按照“精准施策,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在结合各村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强化党建引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同时,重点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富硒鱼米、中华肾果、晚秋黄梨、罗汉果、“三木”药材、高山冷水鱼等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该乡还针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脱贫户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政府安排奖补资金为引导,以脱贫户自愿出资筹劳为主体,以银行产业贴息贷款为辅助,以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动力,逐步建立了保障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自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以来,瓜里乡脱贫户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富硒鱼米、中华肾果、晚秋黄梨、罗汉果、“三木”药材、高山冷水鱼等特色产业的积极性高涨。截至目前,该乡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已有11个村,村村有特色,户户有收益,极大激发了农户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自主发展的积极性,真正将“输血”扶持变成了“造血”致富。(来源:桂林日报 记者 刘健
责任编辑:陈 圣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