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委宣传部 桂林市文明办 主办

眼里心里存温情 医德医风树正气--乡村卫生室36年对特困群众免费看病
发表时间:2022-04-26    来源:桂林文明网

  装修算不上高档,面积算不上宽大,医生人数也不多……与城市医院、诊所相比,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栗木村卫生室的各方面条件都谈不上“豪气”,甚至在略显斑驳的墙壁和老式木框包围的药房中,透露着几分陈旧与整洁。但令人自豪的是,36年来,这家卫生室对所有“特困群众”看病,从不收费,这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延续,更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在瑶乡同胞中广为传播。

  36年前定下“温暖规矩”

  栗木村卫生室坐落在栗木镇太平街48号,是一间“三进式”的房子。

  为探寻“传说中的温情”,4月中旬,记者慕名来到栗木村卫生室。在其大门口,悬挂着“扫健康码、请量体温、戴好口罩”等字样的牌子,一个自动体温测量机,时不时检测着每个进门的人。“元老级”的医生王新凤今年69岁,她出身贫困,双亲早故,是在当地政府、村委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的。1972年,王新凤高中毕业后,就来到栗木村卫生所“跟班学医”,后来到乡卫生院、“五七大学”等地深造,成为“全科医生”。

  谈到卫生室的由来,王新凤说,上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搞“合作医疗”,栗木村顺势成立了卫生室,由部队退役军医和“赤脚医生”等4人坐诊,“当时都是全村人凑钱买药品,看病一般收5分钱。”

  直到1986年,“合作医疗”改革,所有乡村卫生室“自谋发展”。面对挑战,栗木村卫生室的几名医生并未畏惧,反而在“改制”时,定下一条规矩:不管药品多贵,看病多麻烦,对所有“特困群众”看病,一律免费。

  再忙也要善待“特困群众”

  能看病,看好病,前提是医术精湛。当时栗木村卫生室的4名医护人员,通过传帮带、自学、向他人学、去外界学,练就了一身本领,既懂中医,也懂西医,尤其是对伤风感冒、妇科病、跌打损伤等病症,颇有研究。

  正因如此,除了本村的人之外,就连隔壁村的,甚至是平乐县或桂林市的人,都来寻医问药。从史到今,每天有20至40人,来栗木村卫生室看病。

  “当时我们就觉得,卫生室再忙,也要善待特困群众,绝不收费。”王新凤说,栗木村是当地的“大村”,共有3600多人。一直以来,村里有孤寡老人,有孤儿,也有因病导致债台高筑的。村里有的特困群众是瘫痪的,几名医生轮流上门免费送医送药。有的是半夜上门问诊的,还有大年三十晚上生产的……

  令王新凤记忆犹新的是,村里的周晋嘉因中风,不能动弹,家中又无其他劳动力,生活拮据。而王新凤手上又有“前辈”传下的偏方,更懂得艾灸,“所以我也是经常免费上门帮他诊治。”

  当周晋嘉能下床行走后,想送面锦旗到卫生室,但又觉得太过麻烦,只好送来几个鸡蛋,被卫生室的医生们委婉地拒绝了。

  像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王新凤说,免费帮特困群众看病,不仅是“铁律”,更是卫生室全体人员共同的心声。

  行医尽善也是福气

  时光飞逝。几十年来,栗木村卫生室的成员,稍有变化。

  原来的退役军医已经过世,他的儿子夏振球来到了卫生室上班,成了中药执业助理。如今,栗木村卫生室仍有4名成员,而王新凤在这里已经工作了整整50年,曾有医院想聘请她去上班,但她仍然选择了留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把女儿也送去学医了,“是定向的乡村医生,去年刚毕业,如今来到了栗木镇卫生院上班。”

  在王新凤看来,她自己是孤儿成长起来的,是党和国家对广大百姓好,也才有了她的今天。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以及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推进,让所有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但至今村里还有“五保户”等生活相对困难的群众,“国家都时时想着咱老百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身边的人更好一点呢。”

  就像村里的老党员许志忠,得了风湿病,手脚麻木,“我们长期帮老许免费搞针灸,村里的人都晓得的。”

  早在1974年,也就是王新凤来到栗木村卫生室工作的2年后,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党龄,让她认清一个道理:尽心做一点善事,那是一种福气,也是在积德。这也是栗木村卫生室4人的共识。(刘教清 李茂香 王茹)

责任编辑:陈 圣钰